川人不識地震 台商說「快逃」


「太恐怖了,比九二一大地震搖得還厲害!」在成都市經營雙語幼兒園的鄭文華,昨晚七時透過網路電話和記者聯繫上,「還好,我有九二一大地震的經驗,還教大家如何逃生」。

 

地震後,人在湖南長沙、北京的台商會長,都急著打電話到成都問災情,電話幾乎全部斷訊。還有台商說,晚上連電視都斷訊,「大陸的地震災情,還要看台灣的電視台,好怪!」

 

「現在大概只有我們父子還敢留在家裡吹冷氣」,鄭文華說,四川人大多一輩子沒經歷過地震,居民都嚇壞了,到晚上都還不敢回到室內;跟他住同一棟大樓的一名廿歲年輕人,在地震搖得最厲害時,竟從十樓往下跳,當場摔死。

 

鄭文華說,地震發生前,他聽到地面發出悶悶的共振聲,「還以為有飛機靠近」,接著地面跟窗戶震動,才驚覺是地震,接下來是劇烈搖晃。

 

「統統離開屋子」、「小的先走」、「大的拉小的手」、「老師墊後」,當時幼稚園還在上課,他大喊要大家跑到戶外,很多小朋友嚇哭了。

 

鄭文華說,很多居民嚇得呆在屋內,他一再揮手大喊,「跑出屋外、跑出屋外」,大家才奪門而出,很多人反應都是「地怎麼會搖?」

 

湖南省長沙台商會長鄭聰俊晚間在電話中說:「員工都嚇死了,死命往外跑!」地震非常嚴重,成都下午過後電話都不通,員工們晚上才陸續傳簡訊報平安,直說「嚇到雙腿發軟」。





為中國同胞們祝福

似乎我們要因為 我們在地震帶上面感到慶幸

至少我們習慣了 地震

就像是地球 累積能量的爆發


地牛翻身

震不可檔!!





以下是地震的常識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編輯]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地震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芮氏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芮氏規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芮氏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芮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智利,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芮氏規模達9.5。

[編輯]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編輯] 地震分佈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長時間範圍內的發生是比較均勻的,但在局部和短期範圍內有差異,表現在時間和地理分佈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編輯] 時間分佈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編輯] 地理分佈——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新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編輯] 地震災害

舊金山大地震 1906: Ruins in vicinity of Post and Grant Avenue. Looking northeast.
舊金山大地震 1906: Ruins in vicinity of Post and Grant Avenue. Looking northeast.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通常來講,芮氏3級以下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小,對建築物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人們對於芮氏4級以上的地震具有明顯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較差切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芮氏5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餘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中,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編輯] 地震預報

早在中國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但只是對地震發生後的一種記錄儀器,並不能對地震做任何預測。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嘗試著對地震做出預報,以便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好準備,減小地震災害的損失。一般認為科學的地震預報應對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但由於地球內部活動的複雜性以及人類對此缺乏有效監測手段和預報模型,時至今日,地震預報技術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預報仍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發生在中國遼寧海城的芮氏7.3級地震。中國的地震部門在震前數小時正式發佈了臨震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了防護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據信這次成功的預報避免了數萬人的傷亡。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地震監測台網,科學家們還通過超深鑽井等手段獲取更多的地球內部信息。但是人類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僅限於通過歷史地震活動的研究,對地震活動做出粗略的中長期預報。在短期和臨震預報方面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


[編輯]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如動植物、地下水等的異常以及地光、地聲等。後者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如地形變、地磁場重力場地溫梯度、地應力的異常等。對地震前兆的觀察和監測是地震臨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編輯] 地震防護

地震發生時,關鍵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防護對於保證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是至關重要的。 通常可能造成危險的是比較強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振動較為明顯,應迅速逃生。逃生應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則,注意保護頭部。

在室內應先關閉煤氣,可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具旁或牆角、廚房、衛生間等承重牆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注意避開外牆體等薄弱部位,並且可以使用枕頭被子等物,或直接用雙手保護頭部。躲避在堅固的傢俱旁能在建築物倒塌時提供一些空間,而對於規模較小地震,在傢俱下則能防護掉落物。主震過後,應迅速撤至戶外,高層人員應盡量避免乘坐電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層建築及高壓輸電線下方。如在山區還要注意山崩和滾石,可尋找地勢較高處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設法逃生。如無力脫險自救,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son73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